檸檬的起源成謎,但是普遍認為其源自緬甸北部與中國。一項針對檸檬基因來源的研究表明,檸檬起源自枸櫞和苦橙的雜交體種化。 ...

草莓(學名:Fragaria × ananassa),為草莓屬中最常見的栽培之雜交種。也常指其果實。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存活時間為3年左右。在中國大陸和台灣稱草莓,香港稱為士多啤梨。 ...

煙肉或培根(英語:Bacon),是將豬胸肉,或其他部位的肉燻製而成。培根一般被認為是早餐的頭盤,將之切成薄片,放在鍋子裡烤或用油煎。培根常被視為肥胖的主要來源,但因為美國推出了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培根致肥的觀點漸漸改變。 ...

戚風蛋糕又稱雪芳蛋糕,此類蛋糕是混合麵糊類和乳沫類兩種麵糊,改變乳沫蛋糕的組織和顆粒而成。戚風蛋糕最大特色是口感鬆軟,戚風蛋糕是於1927年由美國加州一個兼營小型蛋糕店的保險經紀人哈里·貝克所發明。然而,蛋糕的配方直到1948年才被公開。戚風蛋糕只是一種音譯。chiffon原指一種布料,音譯雪紡。由於戚風蛋糕口感柔軟綿滑好似雪紡一般,所以有取其名稱為chiffon cake。 ...

在先秦文獻中未發現關於豆豉的記載。豉最早出現在漢代。《史記·貨殖列傳》提到豉,《前漢書·貨殖列傳》中記述兩個商人因因經營豉的生意而致富;馬王堆漢墓中126、301兩個缸里盛豉[1]。兩漢、三國時期,豉是日用的調味品,也可以入藥。《齊民要術》、《本草綱目》都記載有咸豆豉和淡豆豉的製法。 ...

臘腸是中國江浙、四川及廣東等南方地區常見的食物。臘腸與其他臘味相比,因為臘腸的豬肉餡料有腸衣包覆,豬肉的油脂不易流出。在廣東和香港,臘腸是製作臘味飯的重要材料,原條臘腸被放在米飯上煮熟。煮熟後的臘腸油份飽滿,當切開或咬開後,充滿臘味氣味的油脂便流出來,使米飯都帶有臘味的味道。 ...

多寶魚(學名:Scophthalmus maxima,英語:Turbot),又稱大菱鮃、瘤棘鮃、鰈魚,最常見的多寶魚即是此物種。此魚原產於大西洋北部、黑海和地中海的海洋或半海水海域,身體幾乎圓形。 眼側邊沒有鱗片但是有大的多骨小瘤,體長可達100公分。原產北大西洋及其鹹淡水交界地區,是名貴的食用魚,適合清蒸、火烤、油炸等方式食用,也可作為觀賞魚。 ...

一般常見的肉牛多為閹牛,肉質和小母牛相似,但閹牛的脂肪更少。年紀大的母牛和公牛肉質粗硬,常用來做牛絞肉。肉牛一般需要經過育肥,飼以穀物、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牛肉是世界第三消耗肉品,約占肉製品市場的25%。 ...

「荷蘭豆」一名最早見於尹士俍的《臺灣志略》(1738年):「荷蘭豆如豌豆;然角粒脆嫩,清香可餐。」六十七的《臺海采風圖》(1745年)記載:「灣豆,種出荷蘭國,臺人竊種而植。實於春夏,亦實於冬。味甘。俗呼荷蘭豆。」這些記載表明荷蘭豆是由荷蘭人帶入台灣。 ...

雪梨,據《本草綱目》記載,「梨,它藥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 醫學研究說,梨確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 因此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現的咽喉干、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祛痰均有良效。秋冬天氣乾燥, 是時候吃燉雪梨潤一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