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油果,又稱為酪梨、奶油果、油梨、樟梨、鱷梨,是原產於中美洲地區的熱帶植物。一些化石研究表明,可能在上百萬年前就有類似的植物存在。 這種果肉味淡微香、有奶油般滑膩口感的水果,被稱為「森林的牛油」,在健康生活方式日益興盛的今天,成為風靡全球的「網紅」食物,甚至成為超級名模營養食譜的標配。 在殖民時代,西班牙人對牛油果這種新奇物種產生了興趣,並將它引入氣候溫暖潮濕、適宜栽培的地方。 1750 年,牛油果被引進印度尼西亞,1809 年又進入巴西,19 世紀末到達南非和澳大利亞,足跡逐漸遍布全球一切適宜它生存的土壤。 直到 20 世紀初,牛油果才開始成為商業作物,但這種不甜也不多汁,售價還十分高昂的水果仍然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在美國,除了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和夏威夷等當時已經種植牛油果的地區外,其他地方的人對其均避之不及。 20 世紀 50 年代,牛油果的命運迎來了轉機,這要歸功於加州種植者們的一系列營銷動作,以及一種新型食物──沙拉的興起。 60 年代,加州出現了一批牛油果商業廣告,將其定位成高端的沙拉搭配食材,吸引了一部分上層人群的消費。 不過真正讓牛油果登上「世界第四大熱帶水果」寶座的,還是美國一年一度的橄欖球冠軍賽「超級碗」。希爾頓公司前高級副總裁邦尼・古德曼從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開始為牛油果宣傳。 1992 年,古德曼的團隊將牛油果深度植入「超級碗」的廣告中,甚至將其加入了知名運動員的食譜,比如當時費城老鷹隊的食譜中就有四個關於牛油果。 「名人效應」的宣傳力度是巨大的,到2002 年,「超級碗」期間美國人消耗的牛油果近600 萬公斤,與雞翅和披薩等傳統賽事食物並駕齊驅。 近幾年來,地中海飲食、素食主義等健康生活方式的熱潮進一步加大了全世界對牛油果的需求,新奇的牛油果食譜層出不窮。趕快來跟我們分享你喜愛的牛油果食譜吧! 原文作者:食帖CULTURE圖片來源於網絡 ...

香草之王 – 羅勒,是一個品種眾多的大家族,不同的品種有著相似或不相似的香氣。 Kitchen Garden,指的是在廚房種植香草。這種情況在歐美非常普遍,不僅可以美化家居,為家裡帶來一抹綠色,也可以讓我們吃得更天然、更有機。今天給大家介紹如何自己在家種植羅勒,做菜時順手摘下來加幾片,美味到不行。 花語:協助花期: 7~10月習性:喜暖喜光,土壤以肥沃為佳,低於20℃則發芽緩慢,耐寒性弱。株高: 20~80厘米原產地:印度繁殖:播種(屬於中粒種子,可用育苗塊或者穴盤播種,每穴2粒,或者直播種子)、插枝。發芽適溫: 20~30℃出芽時間: 5~10天生長適溫: 20~35℃利用部位:葉、花、種子食用功效:對感冒、消化不良等疾病有療效,還有通經、解熱的效果。 幾乎所有的羅勒種子在遇到水之後都會形成一層透明膠質。播種時不必催芽,直接把種子放在清潔的土上,覆蓋2~3mm 的細土或者蛭石,澆透水即可。發芽前要保持介質的濕潤,這樣用不了多久羅勒小苗就會發出來了。 不同品種的羅勒打理方法也不太一樣。比如甜羅勒、大葉羅勒這一類分枝性差的,需要經常人工打頂,去除頂端優勢。 簡單說來就是用剪刀把植株最上端的嫩枝去掉,這樣可以促進旁邊的側枝生長。不用擔心會剪死,合理的修剪會讓植物越長越旺盛。 然而有的品種,例如肉桂羅勒、丁香羅勒這一類自身分枝性很好的品種,幾乎不需要人工修剪就可以長成很大一簇,當然前提是你得把它種在足夠大的盆裡,這樣植物才可以吸取到必需的養分。 家庭種植通常用口徑20厘米左右的盆就可以,當然,如果地栽的話,植物就會長得更大。 羅勒是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的香草,因此即便是在香港濕熱的夏季也不必太過擔心。一般三月下旬播種,五月就可以開始收穫葉片,收穫期能長達半年。 羅勒喜光,是長光照植物,光照越充足,它給你的回報也越豐厚;反之不但植物生長不良,葉片由於精油合成不足,香氣也會淡很多。 新手牢記,土乾了就可以澆水了。一旦葉片有些萎缩的時候就要趕緊澆水,羅勒的葉片一旦缺水,損傷是無法恢復的。 關於施肥,建議使用完全發酵的蚯蚓糞,一來養分充足,二來即使完全發酵也沒有異味,這一點對於居家園藝特別重要。 追肥在五月開始使用,一個月兩次就好。追肥建議使用液肥,買來後根據使用說明按照一定的倍數稀釋使用。需要注意濃度配比,寧低勿高。 羅勒總體說來屬於易種植香草,只要給予它必要的養分、陽光和水分,它就可以長得很好。可以在陽台或者廚房窗台種上不同品種的幾盆,料理食物時用起來也方便採摘。 羅勒在美食方面有著諸多應用。說起來有趣的是,羅勒和番茄是一對共生植物,在番茄附近種上羅勒,可以讓羅勒長得更好,而羅勒的味道也會為番茄驅走害蟲:這種共生關係也許是意大利人烹飪的靈感源泉。 如果說意大利麵是意大利菜的符號象徵,那麼羅勒和番茄就組成了意大利菜的靈魂。 羅勒品種比較多,而在西餐中,用的最多的還是甜羅勒(Sweet Basil)或大葉羅勒,紫羅勒則裝飾性更強。 中國南方做菜用的多為丁香羅勒,因此有人說所有羅勒聞起來都具有丁香的氣息。例如江西名菜三杯雞,被台灣人改良後加入了「九層塔」,這裡的「九層塔」就是丁香羅勒。丁香羅勒有獨特的丁香味,中國南方做菜多用此品種,而台灣常說的「九層塔」也多指此種羅勒。 大家可以嘗試在做炒年糕、炒蟹等菜式中嘗試加入羅勒。羅勒與海鮮的組合大多味美,或者最起碼要和水產肉類相搭,如果和素食同炒,則格格不入。 你又覺得羅勒最配什麼料理呢? 原文作者:王梓天圖片來源於網絡 ...

沙拉一詞源於拉丁語中的「salata」,最早出現在14 世紀,當時的羅馬人非常喜歡一種使用鹽水或者鹽、油、食醋醃製的蔬菜。這種調味蔬菜的方式延續至今,並隨著時代的更迭不斷發生變化,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沙拉,並在追求健康飲食的潮流下風靡全球各地。 沙拉並不只是一堆冷冰冰的蔬菜,還可以包括各種高蛋白的肉類,以及麵包粒、通心粉等主食。凱撒沙拉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種,傳統風味中除了蔬菜、肉類和芝士外,還配有煎烤過的麵包粒以提供飽腹感。 它的醬汁獨具風味,在超市中常有售賣。除了這些傳統配料外,家庭製作中還會根據個人喜好隨意加入各種食材,這類使用凱撒沙拉醬製作的沙拉通常被統稱為「凱撒沙拉」。 自由的沙拉 沙拉是古羅馬人和古希臘人最喜歡的混合蔬菜,但是最初傳播的範圍並不廣泛。在文藝復興時期,古羅馬和古希臘的大量古書籍流入意大利,這些文獻對於當時歐洲人的思想、文化和行為模式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沙拉也作為拜占庭料理中的主要代表被爭相模仿,逐漸流行於整個歐洲。 在有取捨地復興傳統文化的同時,意大利的商業革命也漸漸展開,在貿易帶動下物資逐漸變得豐富,飲食習慣也隨之不斷變化創新。 人們開始在沙拉中增加高蛋白的食物,例如:去除多餘脂肪和皮的烤雞肉、煮熟並切碎的雞蛋等。這種雞肉沙拉在英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非常流行,並隨著移民潮被帶到美洲大陸,同樣受到人們的追捧。 隨著人們對肉類沙拉的熱衷,簡單的油醋汁已經難以滿足人們對沙拉的調味需求。 19 世紀初,沙拉的調味汁出現了巨大的變革,一種在生蛋黃中加入油並用力攪拌後製成的醬料開始流行。這種醬汁因製作簡單、質地穩定(不容易變質)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便被投入商業化生產中。 蛋黃醬的出現使得更多原本味道平淡的食物能夠融入沙拉之中,也常常作為其他醬汁的基礎。 到了20世紀,隨著進步自由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沙拉中的食材種類也不斷豐富壯大,醬汁的內容不斷被擴充,而凱撒沙拉就是在這種氛圍下由於一次即興創作而產生的。 傳統凱撒沙拉的爭執 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凱撒沙拉是在墨西哥經營餐館的意大利移民凱撒・卡迪尼(Caesar Cardini)發明的。據說,凱撒・卡迪尼於1924 年7 月4 日在墨西哥蒂華納(Tijuana)發明了它。當時餐廳的食材儲備不夠充足,於是他發揮創造力,利用廚房裡的剩餘食材製作了一款沙拉,送給來餐廳用餐的顧客。 凱撒沙拉的原始配方包括羅馬生菜、大蒜、麵包、帕瑪森芝士、雞蛋、橄欖油和伍斯特郡醬。麵包切成小塊,用蒜泥調味後煎製,與磨碎的帕瑪森芝士一起放到整片生菜上,以便直接用手取食,最後將煮製一分鐘後的雞蛋、橄欖油和伍斯特郡醬澆在上面調味。 這道創意性的沙拉料理,因為其風味獨特的油煎麵包塊和醬汁而受到客人的歡迎,逐漸成為餐廳的主打菜品。 約1926 年,凱撒的兄弟亞歷克斯・卡迪尼(Alex Cardini)從空軍基地回來休假,到凱撒的餐廳做助手,後來出現的一種含有鳳尾魚切片的凱撒沙拉就是他創作的。這種新版本隨著他返回基地而逐漸在飛行員中流行起來,並被稱為「飛行員沙拉」,也有不少人常常將此版本視為傳統的凱撒沙拉。 據凱撒的女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她的父親最初製作的沙拉原料中並沒有鳳尾魚,沙拉中類似鳳尾魚的味道是醬汁中自帶的。她的父親認為大量加入鳳尾魚會使得魚的辛辣氣味對整體沙拉的口味造成影響,因此堅決不肯加入。 因為創造出了風味獨特的沙拉,凱撒・卡迪尼在1951 年的巴黎國際美食會議中被稱為「美國美食配方的最大奉獻者」。隨後,凱撒沙拉出現在大大小小的餐廳中,被美國人所熟知。 後來,凱撒沙拉漸漸地從直接手抓變成使用刀叉切碎分食,也從粗獷的酒館食物變成了深受貴婦歡迎的精緻料理,並從美國流行到歐洲乃至全世界。凱撒的女兒在父親逝世後繼承了食譜專利和食品公司,並結合蛋黃醬的製作方法,將雞蛋、橄欖油和伍斯特郡醬等製成可穩定儲存的凱撒沙拉醬,灌裝後進行商業化生產。 現在我們已經能夠方便地在超市購買到凱撒沙拉醬,並運用自己的創意在沙拉中增添原料,製作屬於自己的凱撒沙拉。 原文作者:食帖CULTURE圖片來源於網絡 ...

在披薩麵皮上鋪好番茄、水牛芝士和新鮮羅勒葉,烤熟後以番茄醬汁調味食用,即是起源於18 世紀中期意大利的「瑪格麗特披薩」(Pizza Margarita),也是第一代現代披薩。 披薩(pizza)一詞最早流行於公元10 世紀末期的加塔港(Gaeta),該港口位於羅馬和那不勒斯之間。有人猜測其與希臘語「pitta」有關,意思是「有餡料的麵包」,也有人猜測與普羅旺斯的「pissaladiere」有關,是指一種以鳳尾魚、洋蔥、橄欖為餡料的烤麵餅。 起初披薩這種食物在意大利並不受重視,甚至被視為只有不講究飲食的人才會喜歡的簡單食物。不過,喜愛快餐的美國人很快改變了意大利人對披薩的態度。美式披薩一度風靡全球,躋身全球快餐美食行列。 艷羨的意大利那不勒斯人也按捺不住,開始成立許多民間協會、工會,重視起這種在當地傳承了幾百年的特色美食。 究竟誰發明了披薩? 目前,關於披薩的起源,比較公認的說法是由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的街頭小吃發展而來。雖然這一說法伴隨著「那不勒斯披薩」(Pizza Napoletana)在2009 年被認定為歐盟傳統特色保護菜餚而得到普遍認同,但仍有人認為,披薩的雛形誕生於6000 年前埃及人發現酵母並用其發酵生麵團時。 在古羅馬時代,羅馬人常吃一種叫「pinsa」的橢圓形烤餅,除了形狀上的差異之外,其他部分和披薩無甚差別。在那個還沒有出現盤子的時代,餅皮又薄又脆的「pinsa」本來是被當成盤子使用的。後來人們開始在其上放不同的食材,連同餅皮一起吃。所以如今羅馬地區發展出來的不同披薩種類中,也以羅馬式披薩與「pinsa」的關聯最為密切。 古希臘也有一款圓餅麵包,希臘語的發音是「pita」(皮塔),意為「圓形」。扁而薄的皮塔餅原本也是古希臘人餐桌上的一種盤子,漸漸有人乾脆拿它來包卷食物做成捲餅食用,還有人在薄餅的肚子上開個洞做成「口袋餅」 。 由於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西西里島和中東地區都曾經淪為希臘的領地,飲食習慣在不同程度上也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對於「pizza」這個名稱,包括權威美食百科全書《牛津食品指南》在內的著作都認為其源於古希臘單詞「πικτή」,意思是「發酵麵點」。 從街頭的窮人食物到堅守的正宗傳統 在那不勒斯, 披薩最初只是一種在街頭販賣的窮人食物, 直到1830 年第一家披薩餐廳「PizzeriaPort’Alba」在意大利開業,披薩才被從路邊攤「請」進正統的餐廳。 在1889 年之前,傳統那不勒斯披薩上並不放任何芝士,使用的材料只有番茄糊和一些便宜的蔬菜、肉類、香料等,經高溫烘烤之後就可以下肚。 1889 年6 月11 日,布蘭迪(Brandi)披薩餐廳的主廚拉費勒・埃斯波西托(Raffaele Esposito)受到意大利國旗配色「綠白紅」的啟發,為當時意大利的新王后瑪格麗特特製了一款由羅勒、馬蘇里拉(Mozzarella)芝士和番茄糊作為餡料的披薩。由於深受新皇后的喜愛,最後乾脆就以瑪格麗特王后的名字為其命名。 如今那不勒斯最有名氣的「正宗傳統那不勒斯披薩」老店當屬1870 年開業的「Da Michele」。 只要看過茱莉婭・羅伯茨主演的電影《美食、祈禱和戀愛》的人,就一定會對這家老店印象深刻。全店目前仍堅持著只賣「瑪格麗特(Margarita)」和「瑪麗娜拉(Marinara,因名字與英文的水手『Marine』很像,故又稱為水手披薩)」兩款披薩的傳統。 這兩款披薩用料非常簡單,主要材料為番茄、大蒜、新鮮羅勒葉、橄欖油和馬蘇里拉芝士,看起來雖然很單調,但卻符合拿坡里披薩的宗旨:不用過多的餡料蓋過餅皮本身的風味。 「牆內開花牆外香」的意式披薩 19 世紀末,伴隨著大量意大利南部移民的腳步,披薩漂洋過海在美國中西部各大城市落腳,並迅速被美國人發揚光大,成為世界的美食。 最早的一批披薩店出現在紐約、芝加哥等地,1905 年開業的全美第一家披薩店「小意大利」至今仍然營業。但直到1950 年之前,這些餐廳的主要消費群體都是居住在美國的意大利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處於全面恢復階段的美國人對於製作簡便快捷的食物需求大增,而此時半成品、外賣等形式的披薩也開始出現,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希望以更短的時間獲得美味食物的需求,披薩很快就與漢堡並列,成為最受美國人喜愛的快餐。 與傳統的那不勒斯披薩相比,在美國經過本土化發展後出現的美式披薩對芝士的依賴更為強烈,並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發展出帶有濃郁東海岸風格的紐約風披薩、希臘披薩,或有著中西部粗獷色彩的芝加哥風披薩、聖路易斯風披薩,以及有著西海岸標新立異風味的加州風披薩等。 目前,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四家美式披薩連鎖店是──必勝客(Pizza Hut)、達美樂(Domino’s)、棒約翰(Papa John’s)和小凱撒(Little Caesars),供應的都是芝加哥風披薩。 餓了嗎?要不要點份披薩外賣?其實自己在家動手做也非常簡單哦,而且可以盡情加自己喜歡的披薩餡料!趕快來跟我們分享你的作品吧! 原文作者:食帖CULTURE圖片來源於網絡 ...

日式芥末在日本料理店中通常搭配刺身和壽司食用,因其獨特的辛辣味道非常濃烈,第一次吃日式芥末的人往往會感到不習慣。但也有很多人會逐漸愛上日式芥末,認為其風味有助於去除魚腥味,並充分發揮出魚肉的鮮甜。 關於日式芥末的看法確實見仁見智,無論是在日本本土還是其他國家,喜愛或接受不了的都大有人在。 市面上我們能買到的被稱為「芥末」的調味料其實分為很多種,日語「わさび」(wasabi)一詞在日本指的只是其中名為山葵的植物。 山葵在日本的壽司料理店中比較常見,我們在超市裡買到的則更多的是另一種用「辣根」製成的調味品。 山葵的起源 山葵是一種十字花科植物,起源於日本,有較濃烈的辛辣氣味和香氣。 最早記錄山葵的古代文獻出現在日本飛鳥時代,在奈良縣明日香村中出土的木簡上記錄有「委佐俾三升」的文字(古代日文裡的漢字「委佐俾」的發音與如今山葵的日文發音「wasabi」一致)。 日本最古老的草藥辭典《本草和名》將其作為一種藥材收錄入冊,並首次出現漢字「山葵」的使用。 室町時代,山葵開始被用作調味料。江戶時代後,隨著壽司店、蕎麥麵店的發展,山葵逐漸成為尋常的調味品。江戶時代之前,人們使用的都是山間採摘的野生山葵,隨著山葵需求量的增加,日本靜岡縣有東木地區的村民開始栽培山葵,並將其作為一種農產品來普及。 因美味而被德川幕府秘藏的山葵 日本江戶時代初期,有東木地區將栽培的山葵作為貢品,獻給了當時掌管駿府城的德川家康。由於家康公非常喜愛山葵的獨特香氣,加上山葵的葉子與德川家族的家紋上錦葵的葉子形狀相似,於是幕府決定將山葵在德川家族內秘藏,並禁止有東木地區外傳栽培技術。 日本延享元年(1744年),天城湯島(現在的伊豆市)的一名護林員板垣堪四郎受命,前往有東木地區接受香菇栽培指導。其間,板垣不斷請求有東木的居民傳授山葵的栽培方法,並最終成功將山葵苗帶回。在板垣的努力下,天城湯島也開始種植山葵。 此後,山葵的栽培技術開始在日本普及,種類也不斷豐富。1958 年由於「狩野川」颱風,伊豆市很多山葵田被毀,當時日本名為「達摩」的主力山葵品種被颱風破壞。 由於種苗不足,加上對更高品質山葵的追求,日本人從此改種和歌山縣的另一品種「真妻」。目前,「真妻」已成為日本國內等級最高的山葵品種。 江戶壽司與蕎麥麵的重要調味料 日本江戶時代,山葵主要用作壽司和蕎麥麵的調味料。在文政年間,山葵開始被用於製作握壽司,並在江戶城百姓中掀起一陣風潮。就壽司而言,人們認為山葵的風味不僅能去除生魚的腥味,其富含的殺菌成分還能預防食物中毒,可謂一舉兩得。 除了壽司配山葵這種吃法外,在蕎麥麵中加入山葵的做法也對風味的改善起到很大作用。 最初,蕎麥麵使用酒和醬油混合後煮開的醬汁調味。進入17 世紀後,鰹魚被加入醬汁中,使滋味變得鮮甜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嚴重的魚腥味。 當時許多人因為不能忍受這種味道而對醬汁中加入鰹魚的做法意見很大,甚至一度引發了關於蕎麥麵的醬汁是否應該為純素的爭論,直到後來人們發現醬汁中加入山葵能有效去除魚腥味,這種做法才開始普及。 1643 年出版的《料理物語》中,山葵已經作為蕎麥麵的常見調味料出現。 芥末、山葵與辣根的區別 芥末,又叫芥辣,可以分為黃芥末、綠芥末,其中綠芥末又分為山葵和辣根。中文有時誤稱山葵為芥末,但其實芥末是由芥菜種子生產的,與山葵無關,兩者英文名稱也不同,山葵英文為Wasabi,芥末英文為Mustard,只是兩者都是刺激性醬料。芥末醬,也稱芥末、芥辣或芥辣醬,芥末醬為一種芥末色稠狀物,具有強烈鮮明的味道,由芥菜類蔬菜的籽經研磨摻水、醋或酒類調製而成,有時亦會添加香料或是其它添加劑藉以增香或是增色,如添加薑黃(增色及增香)等。芥菜類蔬菜的三個種類的籽,包括白或黃芥末籽、褐色芥末籽或稱印度芥末、黑芥末籽都可以用於製作芥末,也就是芥菜子碾磨成粉末,粉末加工調制成糊狀,即為芥末醬,為調味香辛料。因此,在嚴格意義上,芥末指的是黃芥末。 近幾十年間,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日本料理,山葵的需求量隨之增長。2009 年,英國的一家公司在英國南部多塞特郡引進日本山葵種植技術,並於2012 年開始向歐洲餐廳出售山葵,這也是山葵首次在日本本土外被種植,其價格相當昂貴,每100 克能賣到30 英鎊。 不僅在國外,日本國內的山葵也是眾所周知的高級調味品。那麼既然山葵如此昂貴,為什麼我們平時在超市看到的卻很便宜呢? 這是由於我們買到的並不是真正的山葵,而是另一種與山葵氣味相似的植物──辣根。 山葵自古生長在山間清澈的溪流旁。好的山葵通常要培育2至3 年才能食用,因週期長、產量低,山葵價格通常較高。 而起源於東歐的辣根則是一種略大於山葵的白色植物,現主要種植於日本北海道。 辣根氣味與山葵相似且成本更低,常被加工成粉末狀或者膏狀在超市出售,作為山葵的替代品。山葵則主要出現在高級日料店,經手工現場磨製後食用。 與辣根相比,山葵的香氣更濃郁,雖入口也有辛辣感,但程度較輕,甘甜的風味更明顯。 所以如果條件允許,請一定去品嚐真正的山葵,說不定很多自認為不愛吃芥末的人會對這種食物有全新的認識。 原文作者:食帖CULTURE圖片來源於網絡 ...

即食麵,又稱為方便麵、泡麵,香港人則稱它為公仔麵。這款售價一般不會超過20元的平民美食,養活了全球逾半人口,暢銷超過半個世紀,在2019年全球就消耗超過了1000億包即食麵,即每日吃掉2.8億個即食麵。這一款平民人氣食品背後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 01 即食麵的古老起源 早在現代即食麵發明以前,在古代東西方就有人將煮熟的麵條油炸後佐以湯汁做為料理。在中國有類似的麵食稱為「伊麵」或者「伊府麵」。 據說,最早製作即食麵的,是中國揚州一位姓伊的知府家中的廚子。他把麵粉中加入雞蛋,擀成薄片,切成細絲,放水中煮過,立刻再放入油中炸過然後晾乾。這樣處理過的麵條放在熱水中隨時可以泡軟,食用非常方便。 至於非油炸的方便麵,則可追溯至中國西漢漢高祖三年韓信軍隊發明的踅麵。當韓信在合陽領軍10萬,準備進攻河東西魏王魏豹時,為解決行軍糧的問題,發明將蕎麥粉與麥粉開糊,煮成八成熟的大麵餅,並切成寬條。這種麵餅既方便隨身攜帶,也可以只要加水一煮便可食用,因此也可被視為即食麵最早的形態。 02 現代即食麵的發明 安藤百福,一個陌生的名字,除了知道他是一個日本人的姓名之外,大概也沒有太多人知道他就是即食麵的發明者。但由他發明的即食麵及其創辦的「日清食品」公司,相信大家都會聽過,甚至有吃過日清公司生產的出前一丁即食麵。其實安藤百福是一個台灣人,原名為吳百福,生於1910年的台灣嘉義。 在他38歲,即 1948年時,因經商原故來到日本的大阪發展,當時日本經歷完二次世界大戰,物資缺乏。日本的厚生勞動省得到了美國的援助物資──小麥粉來製造麵包,並在日本提倡舉行製作麵包、吃麵包的西方飲食文化運動。但安藤百福卻認為既然同樣是以小麥作為原料,應該以日本的傳統麵食為主,保留日本人既有的飲食習慣。於是他便聯同幾名台灣人陳榮泰、張國文等一起研製這項新產品──即食麵。 在1950年代開始,安藤百福便將自己的所有積蓄及時間資源用在研究日本麵食的事業上,直到於昭和33年(1958年)8月25日成功批發製作出世界上第一款即食麵──雞味泡麵(チキンラーメン),即食麵立刻成為了受歡迎的商品。同年12月,他正式成立了商號為日清食品的公司,展開了影響全球飲食文化的即食食品革命,日清食品亦於1963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及大阪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及後在1999年,日本政府為紀念安藤百福發明即食麵,於大阪府池田市設立「即食麵發明紀念館」以紀念他對社會及全球飲食文化的的頁獻。 事實上即食麵在當時社會是一款創新食品,並非一開始就適合全世界人的口味。雖然即食麵在亞洲頗受好評,但由於生活習慣的差異,1960年代末期在美國卻無法順利打開市場。因為一般美國人沒有燒開水的習慣,而且一般美國家庭的餐具也以餐盤為主。日清當時為了讓不習慣用碗的民族消費即食麵,便發明以發泡聚苯乙烯為容器的發泡膠杯,繼而發明了現在我們都可以在超市買到的「杯麵」,日清更於1971年在將杯麵文化帶回日本,當時一個杯麵售價為100日圓(0.4美元),是當時袋裝即食麵售價的三倍以上。 以當時的物價來計算,杯麵並不像袋裝即食麵一樣是窮人恩物,初期在日本試賣期間只有在球場與賽馬場等地點銷售,但因價格過高而不受歡迎。但經日清公司不斷調整銷售策略及改良口味推層出新,即食麵現在已成為人們可負擔的廉價美食。 即食麵的原理是利用棕櫚油將已煮熟與調味的麵條油炸至脫水硬化,並壓製成塊狀。食用前用熱水將麵條加熱泡軟,數分鐘內便可食用。所以一般的即食麵屬油炸麵體,原理與天婦羅一樣。由於近年流行健康飲食,提倡減少攝取油鹽糖,少數即食麵品種已改用風乾及其他方式作脫水處理。 03 即食麵為什麼要泡3分鐘? 世界上最漫長的3分鐘莫過於給即食麵沖完開水之後。其實即食麵要泡3分鐘,是發明泡麵的老闆安藤百福定立的,他在不斷試驗配方工藝以及推銷產品的過程中,發現3分鐘是最合適的時間。所謂3分鐘,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學伎倆。隨著食品工藝的進步,1分鐘也可以讓麵條變熟。但是人在面對食物的時候,等上3分鐘,麵條的香味刺激加上等待,會讓人胃口變好,吃起來會更加快樂,覺得麵條更加美味。如果等上5分鐘就有點太長,會使人失去了耐心,食物的氣味對鼻子的刺激慢慢減弱,就覺得沒那麼好吃了。 其實有些即食麵就算泡3分鐘,似乎還有一些硬;有些即食麵泡5分鐘,似乎和3分鐘的味道也差不多。而且根據水溫的不同,即食麵熟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所以還是根據個人的喜好來決定泡多久,不用嚴格遵守3分鐘的規定。 04 關於即食麵的謠言 普通麵條的保質期較短,而即食麵的保質期卻能達到半年甚至一年,不少人對即食麵開始產生懷疑,這是添加了多少防腐劑啊?首先,要理解清楚,到底為什麼要用防腐劑。食物的腐敗變質是由於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造成的。微生物的生長條件需要一定的水分和營養物質,以及適宜的溫度。這些微生物以黴菌為主,其需要在水分達到12%以上才會存活。而無論是熱風乾燥的非油炸即食麵還是油炸乾燥的即食麵,其麵餅中的水分含量都很低,微生物很難生長,因此,不需要添加額外的防腐劑。 關於流傳甚廣的進食即食麵後32小時不消化,相信大家也有所聽聞。其實,即食麵與傳統手工麵食的主要成分沒有區別,不會造成消化問題。即食麵和手工麵條的製作在和麵、醒麵、切條等工序和傳統廚房做麵條加工基本一樣,不同的是因為工業化規模生產,傳統的麵盆換成了不銹鋼容器,手工揉搓換成了機器攪拌、壓延。無論熱風乾燥即食麵還是油炸乾燥即食麵,乾燥溫度均低於大多數傳統油炸食品的加工溫度(麻花、油條等)。所以,不會產生比傳統食品更難消化吸收的問題。 圖片來源自網絡 ...

傳說中的超自然生物(沒錯,說的就是它–> ????)‍,通過飲用人類或其它生物的血液令自身長久生存下去。血液,聽上去就不是一道友善的美食,你試想想血的味道,例如刷牙過於用力後突然瀰漫在口腔中的鐵鏽味。這麼看來,吃血的生物,實在稱不上是「善類」呀。 可以把血液做成美食,中國人太擅長了。血液噴湧而出向鐵盆湧去,熱騰騰的血慢慢凝固成一塊有彈性的固體。血漿中的血凝因子發揮作用,形成不可溶的纖維蛋白,擁有血腥又冷腥的氣質,口感上又充滿了滑爽和柔軟。 美味不過一塊動物血。 血作為食材出現在中國人餐桌上的歷史很長,尤其是醫藥相關的文獻中記載較多。但在過去生產難,保存也難,更多存在於以某種像祭祀這樣的特殊場合。 常聽聞,吃血補血,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動物血液中豐富的血紅鐵素易於人體吸收,蛋白質含量也不輸肉類,以及含有各種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如銅、鋅、鈣、鐵,而被稱為「液體肉」。 在中醫上來說,動物的血都是有一定療效的,並且不同動物的血液有些不同的效果。下面,我們先來看看,不同動物血的功效是什麼。 豬血 民間流傳吃豬血可以生血,豬血可以對治療腹脹、貧血、宮頸糜爛、哮喘有一些效果。在科學的角度來說,豬血中含有的脂肪含量比較低,並且礦物質含量很高。因此十分適合老年人和小孩子食用。而患有佝僂病,缺鐵性貧血的人也可以適當地多食豬血。 羊血 羊血具有補血化瘀的功效,一般用作治療各種內傷出血和外傷出血的藥膳。可以用作婦女產後體虛血虛、胎衣不下等症狀的治療。還可以緩解野菜中毒,不過此時需得生飲羊血。 鴨血 鴨血可以補血和清熱解毒。可以用於緩解中風暈眩、白痢、女性生理期潮熱等症狀。還可以用於解金、銀、汞等重金屬和砒霜、鴉片等毒品的毒性。 除此以外,血還有一個很奇妙的地方,無論鴨血、豬血、牛血還是羊血,它本身的味道並不強烈,翻炒、油烹、佐湯,可以隨你所想變幻出各種味道。因此,很多人都喜歡吃動物血。 經典鴨血 一碗鴨血粉絲湯,風靡全國,鴨血,成為湯裡最豔的一抹顏色。鴨血既軟糯又富有彈性,融合了湯底的鹹鮮,配著爽滑的粉絲一起入肚,再緊接著喝口湯,清、鮮、香,每塊鴨血都是充滿了精、氣、神。 重慶的花椒辣椒鑄就了清澈透亮的紅油,鴨血和青筍、豆芽、午餐肉,毛肚、紅薯粉……一起煮了一鍋毛血旺。 在中國西南地區,動物血一般叫做血旺。 都說一碗好吃的毛血旺,鴨血才是靈魂。好像不屬於葷類,但又不甘心做素菜,於是結合清脆的筍、豆芽,又跟午餐肉打輔助,跟毛肚拼口感。 吃一塊鴨血,總能感受到各種食材的優勢,味淡的鴨血吸飽了紅油湯,充分融入了鮮香麻辣,妙啊。 第一次看見不是長方形切片的鮮鴨血端上桌,血淋淋呀。涮火鍋的時候才意識到鮮鴨血比熟鴨血更好吃。 一盤鮮鴨血,一刀一刀劃成小格狀,用勺子輕舀,慢慢倒入火鍋中,等一刻鐘就可以撈出鍋了。 出鍋的鮮鴨血煉獄般重生,是熟悉的顏色了,口感卻大不一樣,這難道不是麻辣口味的果凍?全是火鍋的牛油濃香。 若是在湖南永州,吃血鴨,最好配冰啤酒。 先炒鴨肉,燉熟了最後就是倒入調好的鮮鴨血覆蓋在鴨肉上繼續快速翻炒,咸鮮恰到好處。 調血是非常關鍵步驟,宰殺中就接住鴨血,並用筷子不停的往一個方向攪拌,鴨子的熱血滴到浸泡的糯米里面攪拌,待鴨血凝固蒸熟了切塊,下鍋油炸後和爆炒後的鴨肉放入乾鍋,成為一道血鴨粑,吃起來相當過癮。 家常豬血 說吃豬血,東北血腸算是鼎鼎有名的主菜了,灌血於腸,亦煮鍋內。軟嫩的豬血、彈韌的腸衣,直接伴著調料吃,還能與五花肉加酸菜燉煮,做成過年的硬菜酸菜白肉火鍋。 熱氣騰騰的燉鍋裡,其樂融融的桌邊人。 要說黑暗料理,以豬血、豬肉、豆腐為原料做的豬血丸子是不是可以算一個,因為它真的顏值很黑暗。 豬血丸子又稱作血粑,這道邵陽的傳統名菜,可謂是非常講究,豬血要的是活豬剛宰殺的未凝鮮血,豆腐首選當地最嫩滑的,豬肉得是肥瘦適中的五花肉。 用紗布濾乾豆腐中的水分,碎後拌入豬血、肉丁調味,捏成饅頭大小,晾曬數天以火烘烤,更有甚者用穀殼、花生殼、橘子皮作為燃料熏烤,香氣更獨一無二。 漆黑鋥亮的大丸子,蒸熟了切片直接吃,或跟蔥蒜、辣椒爆炒,燙火鍋也是不錯的選擇。 福建的一碗豬血撈化,說撈化,說的是興化米粉,可入湯,可翻炒。一碗米粉往高湯裡燙熟,配上各種內臟,海鮮,越撈湯越鮮。 台灣傳承了大陸南方地區的食補的觀念,尚未凝固的豬血加入浸泡好的糯米中攪拌蒸熟,切成黑黢黢的條糕,名為豬血糕。 這樣的小吃風行街頭,蘸辣醬,撒上厚重的花生粉,用兩根竹籤挑著吃,軟糯的口感,恐怕是讓臭豆腐都辭尊居卑了起來。 廣東人的菜單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豬紅湯平價又好吃,小小的檔口人總是絡繹不絕。豬紅也就是豬血,嶺南人愛飲湯,新鮮的豬紅與豆芽或者韭菜一起熬煮,再撒上白胡椒粉方便出味。 濃濃的胡椒味和豬血的滑嫩,清澈又不失味道,連湯帶料一勺端起來就當街吃上了。 臥虎藏龍的雲南,也是個吃血高手!豬血可以和辣椒一起拌米飯,香料世界讓豬血飯掃光。還有讓外地人望而卻步的「豬血白旺」,這道菜,豬血放鹽攪拌,加生蒜、辣椒、花椒、鹽、香菜、花生、蔥和炒好的豬雜,兌上涼開水,待豬血凝固,即可上桌。「白旺」所使用的也不局限於生豬血,也可以是雞血或者是牛血,可是它們都是要生的。 還有羊血、牛血、鵝血、雞血被發現為美食的新大陸。 西安人愛吃羊肉,愛喝羊湯,愛咥羊血。「咥」是陝西關中一帶的方言,意思就是吃。 一碗粉湯羊血,與鴨血湯不同,講究麻、辣、鮮、香、光、嫩,羊血鮮嫩,切成長條片狀,入口光滑不腥,熱辣逼人,再配上一塊饃饃,最後喝口辣湯,非常過癮。 再有辣子蒜羊血。羊血在高湯中煮熟盛入碗中,加上油潑辣子和蒜泥,調入鹽、醬油、醋、香菜末、蔥末便可下口了。羊油用來做炒麵,喝油茶,也是西安人一大愛好。 世界各地的人都吃動物血 我們日常吃到的,最常見的血還是豬血和鴨血。從外形上看,豬血顏色更鮮紅,切面粗糙,小孔,​​鴨血顏色較淺,更光滑,比豬血更有彈性,不易碎,吃起來更滑。 但是,「嗜血」並不是中國人的專屬,外國人也吃,甚至有人直接喝生血(切勿模仿)。 同為亞洲的代表還有韓國的牛血解酒湯; 菲律賓的人氣美食──燉豬血(Dinuguan); 泰國的泰式豬血湯(Tom Lued Moo)和泰式辣血湯等等。 而越南人則喜歡把豬肉、豬血、蔬菜、香辛料混合進稀粥中,形成一道叫做豬血粥的食物。 歐洲人會做各種各樣的血腸,比如英國人,喜歡吃一種叫做黑布丁(Black Pudding)的血腸,是用豬血、羊血、鴨血等血液,混合油脂、肉,或者一些燕麥等灌進腸衣中做成。 Pic28 西班牙人會用雞血豆腐,和洋蔥,還有其他蔬菜混合攪拌在一起,做成一道名為Sangre encebollada的菜。 如同歐洲一樣,血腸也在墨西哥、南美洲及美國西南部一帶盛行。某些地區的墨西哥人會把塞滿豬血和蔬菜的山羊胃當作美食佳餚。在巴西,葡萄牙的傳統美食血鴨飯在當地也非常有名。在厄瓜多,一道傳統美食血馬鈴薯燉湯,便是在馬鈴薯燉湯上灑上山羊血。 但是論到最重口味的,還是把豬血做成甜品。波蘭人會把鴨血和鴨肉、香料、果乾、醋混合,燉成一種略含酸味的湯品,稱為波蘭甜血湯(Czarnina)。 在芬蘭和瑞典,人們會用牛血,混合麵粉、雞蛋、啤酒、奶油調製血煎餅,搭配果醬一起食用。 ...

在這炎炎夏,除了空調和冷飲之外最能救命的大概就是西瓜了。特別是冰鎮過一段時間的西瓜,一口下去汁水橫流透人心脾,感覺經過酷日炙烤之後縮短的血槽瞬間都被填滿了。  沙漠來客,落戶中原  瓜如其名,西瓜正是一種「從西邊傳入」的瓜。和很多葫蘆科植物一樣,它的原產地在非洲,具體點是非洲中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區。如今的撒哈拉沙漠附近依然有西瓜屬的幾個野生物種分佈,但這些親戚瓤不紅、汁不甜,和我們現在吃的西瓜馴化前一樣,有著白色的瓜瓤,還帶有大量、大顆的種子,並且種子內富含有毒又味苦的葫蘆素。這些野生西瓜一般是當地野生動物用來補充水分的,沒有人類採摘食用。 西瓜傳播到北非的時間至少是在四千年前。根據埃及出土的古墓壁畫上的瓜藤瓜葉圖案,以及伴隨出土的古代西瓜籽等物品,我們得知,古埃及時的人們應該就已經開始種植西瓜並開始初步的選育了。西瓜走出非洲、進軍世界的時間則晚得多,是近一兩千年的事情。傳播到中亞的時間大致上在公元前一兩百年,此時一些「西域國家」已經開始少量地種植西瓜。 西瓜傳入中國的時間一般認為是在五代時期,此時西瓜從周邊西域諸國就近傳播到了回紇地區(現今的新疆北部地區)。契丹西征回紇時得到了西瓜的種子和種植方法,然後金國又從契丹引種西瓜。再之後西瓜傳入中原地區,則是南宋時金國通問使洪皓在從金國返鄉時帶回的,隨後西瓜便逐漸在長江南北推廣開來。  「吃瓜群眾」力量大  從落地中原到現在,西瓜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日漸高漲,畢竟西瓜是應季的消暑好物,產量也連年高漲。2013年西瓜的世界統計產量是10927.87萬噸,中國占了7294.38萬噸;而到了2016年,全國西瓜的統計總產量更是上漲到了7940.27萬噸。不過我們西瓜生產得多消費得也多,全國各地的「吃瓜群眾」每年都會消耗掉世界總產量70%左右的西瓜,基本上我們產的西瓜都被我們自己吃下去了⋯⋯ 而在一些不太適合種植西瓜的國家,西瓜的產量低價格自然也就高,其中最常被舉例的國家就是日本了。日本當地的大型超市裡,一個完整的西瓜通常要4000到8000円(折合港幣大約290到580元)的價格,每日吃西瓜對他們來說是不太好承受的奢侈操作。因此日本的明星、聲優們到中國活動、遊玩時經常會買個大西瓜來拍照,也算是和當地「特產」合影留念了吧。  重重選育不容易  西瓜這麼受人喜愛,和它經過磨礪、被重重選育是分不開關係的。前面說過,西瓜的「祖先」都是白瓤多籽又苦兮兮的。和其它葫蘆科作物一樣,它們被選育的第一步就是降低葫蘆素的濃度,減毒並提升口感,之後再繼續不斷地向果實大、口味佳的方向選育。 在這過程中不知道出於什麼理由(有的推斷是方便辨認西瓜是否成熟),西瓜被往瓜瓤色素豐富的方向選育了。所以現在西瓜富含番茄紅素的瓜瓤並不是它們原本的樣貌。和「特小鳳」這類瓜瓤是明黃色的西瓜一樣,它們都是經過專門選育才得到的(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富含花青素的藍紫色西瓜)。 口味方面,自然是往越來越甜的方向發展。目前一般西瓜的含糖量是4%-7%,含糖量高的可以達到15%,並且西瓜含的有機酸少,這就是為什麼西瓜能這麼甘甜可口。另一方面是水的功勞,西瓜的含水量大約是94%,可以說吃西瓜基本上就是在大口喝糖水了。 冰鎮後的西瓜顯得更加可口,除了因為大熱天吃冰的東西更爽快之外,和西瓜中主要含有的果糖也有關係。果糖有一個特點是溫度越低口感越甜,因此不少水果經過低溫冷藏後都會顯得更加甘甜。  你吐西瓜籽,我吃西瓜子  西瓜除了吃瓜瓤,另一大食用用途也十分重要──用來嗑的西瓜子。 從葵花籽也常被稱為瓜子這點就能看出人們對西瓜子熟悉得更早了。不過可不是隨便一個西瓜的籽就能用來做西瓜子的,市場上販賣的西瓜大多數是經過選育的瓜籽體積較小的品系,或者直接是敗育的無籽西瓜。 經過秋水仙素處理後可以得到四倍體西瓜,四倍體西瓜與正常的二倍體西瓜雜交後得到三倍體後代。三倍體西瓜成熟後開花結果時,因聯會紊亂無法正常產生生殖細胞,所以結出的瓜中無籽或籽粒無法成熟,無法成熟的種子就長成我們經常見到的小小白白軟軟的未成熟瓜籽。 而用來做瓜子的西瓜則是籽粒發育發達的品種、瓜瓤依然是白色的一些品系,被稱為籽瓜。這些瓜打開後能輕易地崩斷密集恐懼症患者的神經──白色瓜瓤中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看起來還分佈不均的黑色瓜籽,這場面光描述起來都能讓普通人也起一身雞皮疙瘩。 作為一名合格的吃瓜群眾,這個夏天你肯定吃了不少西瓜了吧!切著吃、挖著吃、榨汁吃,你最喜歡哪種吃西瓜的方式呢? 原文作者:ArcherEmiya圖片來源於網絡 ...

在一輪暴雨一輪炎日的光顧下,夏季也正式到來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夏天應季食材——荷蘭豆。同時,也為大家解開一個很多人都有的疑惑——荷蘭豆到底是不是來自荷蘭? 荷蘭豆小檔案 每年5、6月份,荷蘭豆都會準時出現在老百姓的餐桌上。 作為豌豆屬植物,荷蘭豆有著各種各樣的別稱,諸如青豆、小寒豆、淮豆、麻豆、青小豆、留豆、金豆、回回豆、麥豌豆、麥豆、畢豆、麻累、國豆、軟莢豌豆、帶莢豌豆、甜豆、荷仁豆、青斑、菜豌豆等。 荷蘭豆的吃法以食用嫩豆莢為主,除此之外,有一種豆與荷蘭豆十分相似,也是以食用嫩豆莢為主,這種豆被稱為甜豆(蜜糖豆)。 事實上,這兩種豆子均可食用豆莢和豆子。而且經過多年改良,荷蘭豆由原本的「莢硬豆硬」培植成了現在的「莢軟豆甜」,如今更成為全世界各地均受歡迎的食材之一。 除了口感好,荷蘭豆的營養價值也十分之高。在中醫看來,荷蘭豆能益脾和胃、生津止渴、和中下氣、除呃逆、止瀉痢、通利小便。經常食用荷蘭豆,對脾胃虛弱、小腹脹滿、嘔吐瀉痢、產後乳汁不下、煩熱口渴均有療效,對增強人體新陳代謝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荷蘭豆是不是來自荷蘭? 荷蘭豆有著悠久的種植栽培歷史,而它的產地並非是荷蘭,而是來自泰國和緬甸的邊界,後來由荷蘭人帶到中國,還有一部分被帶回了歐洲,成為地中海沿岸的特產。 據乾隆初年的《台灣府志》中記載:「荷蘭豆,種出荷蘭,可充蔬品煮食,其色新綠,其味香嫩。」17世紀,荷蘭人憑藉強大的海上艦隊,統治了東南亞的台灣和南洋諸島,從世界各地帶來各種舶來品,荷蘭豆便是其中之一。 於是,當地居民開始稱之為荷蘭豆。再後來,下南洋過番的閩南人、潮汕人將其帶回家鄉,也沿用了當地的叫法,稱其為荷蘭豆。 如今,國內長江中下游地區,成了國內荷蘭豆的主產地。每年荷蘭豆的上市旺季在春末夏初,眼下正是它們剛剛成熟、鮮嫩美味,營養最佳的品嚐時期。 而有趣的是,有國人與老外吃飯時點了一盤荷蘭豆,結果卻被告知荷蘭豆在荷蘭等西歐地區,是被稱作「Chinese snow pea」(中國雪豌豆),也就是荷蘭豆在荷蘭,被叫做「中國豆」。 雖然兩國均非荷蘭豆的發源地,不過這兩個名字依然體現了兩國的友好來往。 荷蘭豆的最佳搭檔 「蔬菜就要吃當季」的想法早已是大家的共識,作為夏季時蔬,荷蘭豆向來深受廣東人民的歡迎。不過在廣東,它的最佳搭檔並不是牛、羊、豬肉,而是一種冬季食材——臘肉。 在西餐烹飪當中,荷蘭豆往往會被用作配料,搭配的是濃油赤醬,所以其中的生腥味會被掩蓋住;而在中餐、尤其是粵菜裡,時蔬基本都可以作為主料烹飪,即便是爆炒,也不會加入濃厚的醬汁。所以,如果不搭配味厚重的食材的話,很容易會吃出生腥味。 面對這種情況,不同菜系有不同的做法。 在湘菜裡,一般會與乾辣椒一同爆炒來去異味;在川菜和滇菜中,則大多會選擇吃嫩苗,而不會直接食用荷蘭豆;到了粵菜,因荷蘭豆鮮爽嫩甜,十分符合廣東人的口味,自然就不會直接放棄食用。 於是,粵廚們便選擇用味道較重的臘肉、臘腸與荷蘭豆一同爆炒。而臘肉、臘腸的鹽分可以逼出荷蘭豆的水分,從而去除部份異味;同時,讓荷蘭豆吸收臘肉、臘腸的油脂,從而增添一種鹹香的味道。 荷蘭豆,莢嫩質脆清香,炒著吃味道特別棒,尤其搭配上鹹香的臘味,色澤青翠、口感脆嫩,特別開胃。臘味炒荷蘭豆,甜脆的荷蘭豆搭配濃醇的臘肉,臘肉的韌勁、荷蘭豆的爽脆,鹹中帶甜,甜中帶脆,味道好,口感好,做法還很簡單。您不想試一試嗎? 荷蘭豆的烹調方法 荷蘭豆往往適合用於炒,這是因為炒最能保持其爽脆的口感。 值得一提的是,荷蘭豆屬於豆類,含有大量的皂甙和血球凝集素的。食用時若沒有熟透,則會發生中毒,故荷蘭豆應用沸水灼透或熱油煸透,直至變色熟透,方可安全食用。 另外,炒荷蘭豆關鍵在於對火候的把握,在烹飪時一定要快炒,這樣炒出來的荷蘭豆才能保持其爽脆的口感。但是,在炒荷蘭豆之前可別忘了這一步:開水中放少量的鹽和油,下荷蘭豆灼熟,再過涼水。這樣炒出來才能保持荷蘭豆清翠的顏色哦。 ...

相比午餐與晚餐而言,早餐的魅力在於,這一段完整的時光專屬於你。無論是與伴侶在家中同食,又或是在熙攘的早餐店,在享受食物的時刻,你方能度過一段不被打擾的獨處時光。 如何安排早餐的時光變得尤為重要,歷史長河裡那些熠熠生輝的名人,也將自己的早餐時光安排得格外完滿。 Ludwig van Beethoven – 貝多芬數咖啡豆的早餐時光 18 世紀末,咖啡還是典型的中東特產。咖啡豆歷經漫長的旅程被運至歐洲,經過研磨、焙煮,最終成為一杯熱氣騰騰的早餐飲品。 貝多芬對於早餐的咖啡要求甚高,每杯60顆咖啡豆,一粒不多一粒不少。 一杯早餐的咖啡,每天都維持同樣的濃度。持之以恆的態度與嚴苛的細節追求,或許這就是貝多芬成為世界級音樂大師的根本原因。 很難猜測他在那段細數咖啡豆的時光裡都想了些什麼或許是構思著一段樂章,或許只是放空。 Marilyn Monroe – 瑪麗蓮‧夢露雞蛋與牛奶 女演員的早餐除去填飽肚子之用,還需兼顧美容養顏之效。夢露的早餐富含蛋白質,做法簡單方便:生雞蛋加少許糖,倒入冷牛奶中,攪勻加熱即可。 配上威士忌、朗姆酒或是白蘭地,早餐變成了實實在在的享受與休閒。看到佳人手握杯熱牛奶,站在窗邊向外遠眺,慵懶地享受著早餐時光。走在街景中的人們一定分不清這到底是電影還是生活。 Chiang Kai-shek 8 Soong May-ling – 蔣介石夫婦互相打趣的早餐時光 蔣介石對於早餐的要求同樣嚴苛。他起床後的第一杯溫水需要保證溫度在30 ℃~40℃之間,早餐的固定配搭則是一片木瓜、一份黃埔蛋與一小碟醬青瓜。 宋美齡則截然相反,鍾情於西餐的她,早餐是蔬菜沙拉搭配麵包片。對於講究中餐飲食的蔣介石與喜食西餐的宋美嶺來說,早餐是他們相互打趣的時光。 蔣介石打趣宋美齡的西芹沙拉:「你真是前世羊胎,怎麼這麼愛吃草呢?」宋美齡自然也不服輸:「你把咸筍蘸上黑乎乎的芝麻醬,又有什麼好吃呢?」 雖然是在調侃,但互相尊重各自的生活習慣,不干涉不強求。早餐無需像中餐、晚餐,必須同食相同食物。因為選擇隨性,更令早餐變得輕鬆、無負擔。 Thomas Alva Edison – 愛迪生果腹的烤蘋果派 科學發明終究不是一日而成的,許多科學家在不斷地觀察、發現與總結的過程中,總要經歷默默無名、窮困潦倒的階段。 愛迪生在年輕時同樣如此,只能通過用茶葉交換烤蘋果派來果腹,烤蘋果派不僅是他的早餐,也是他一整天的食物。 手捧著香噴噴的黃油烤蘋果派,不斷思索著那些奇妙的公式與現象,早餐成了他自省與堅定目標的清醒時刻。 Charlie Chaplin – 卓別林蜜糖小麥蛋糕 卓別林的喜劇電影和他的早餐一樣,可令人食出多般滋味。在1925年的一次採訪中,卓別林透露他早餐喜歡吃淋上蜜糖的小麥蛋糕。幽默大師的晨間生活是對自我的一種犒賞,童年曆經苦難,猶如微微澀苦的小麥蛋糕。 淋上的蜜糖,是對過去不幸與苦難的告別。我們彷彿能夠看見他坐在餐桌邊慢慢咬著蛋糕的場景,這樣的時刻定能誕生許多靈感。 Yuan Shikai – 袁世凱人參湯與光州貢麵 早餐的營養非常重要,對於注重養生的袁世凱來說,早餐是一天的起點,絲亳不能懈怠。凌晨5 時,天濛濛亮,一碗人參湯下肚,這便是袁世凱一天的正式開始。 過一個小時,鮮香可口的光州貢麵會正式喚醒他的腸胃。雞湯、雞絲,配以遠途運來的河南潢川貢麵,爽滑鮮嫩。一日之計在於晨,大費周章只為一頓好早餐。 Bruce Lee – 李小龍豐盛的營養早餐 作為功夫明星,李小龍的飲食也需要嚴格控制。新鮮牛奶提供蛋白質,燕麥穀物類補充碳水化合物,加上杏仁、榛子等堅果,再佐以葡萄乾、藍莓等水果。全方位地控制自身的營養攝入,並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協調。 李小龍對早餐的重視,是對自己與事業的負責,他的晨間生活永遠都在訓練中開啟。 Marcel Proust – ...